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王长垠
殷春萍
刘红霞
宋世雄
张敏
机构
[1]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关键词
补肾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血液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64例)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斑块面积、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面积、TG、TC、LDL-C、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显著抑制颈动脉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28 / 10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软坚清脉法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硬化疗效观察 [J].
王政琨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08, (06) :19-20
[2]   补肝肾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述评 [J].
王雪冰 ;
蔡晶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03) :588-590
[3]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分析 [J].
欧阳瑾 .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8, (01) :18-19
[4]   缺血性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J].
杨旭 ;
何新民 ;
赵宏波 ;
段云燕 .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 (01) :25-27
[5]   血脂、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董艳玲 ;
王铁建 ;
李瑶宣 ;
李燕华 ;
许春梅 .
山东医药, 2008, (04) :10-12
[6]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斑块的研究进展 [J].
黄旭晖 ;
王昌俊 .
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2) :1522-1523+1527
[7]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概况 [J].
马杰 ;
陈剑秋 .
江苏中医药, 2007, (12) :80-82
[8]   单味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J].
王桂棠 ;
蔡光先 .
中医药导报, 2007, (08)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