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分析
被引:24
作者:
王国刚
[1
,2
]
杨德刚
[1
]
乔旭宁
[3
]
杨莉
[1
,2
]
唐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万元GDP生态赤字;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从时序上对新疆1990—2006年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并引入Ulanowicz发展能力和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等指标,考察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6年间新疆生态足迹增长较快,尤其是2001年以后,总量和人均量增长迅速,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导致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大,到2006年人均生态赤字达3.87hm2,比1990年增大了5.6倍;生态压力主要集中在耕地、化石能源地和牧草地等三种土地类型上,土地多样化利用程度低,发展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生态足迹的增长和区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针对性的提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进新技术,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量;加强政策落实力度,提高土地化利用程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疆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69 / 97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