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力量”研究综述

被引:6
作者
刘阳
机构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关键词
“软力量”; 约瑟夫.奈; 文化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化"软力量"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后,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理论界、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对"软力量"的概念从国际政治学、文化战略和媒体的角度具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存在着中西差异。对"软力量"的核心问题有三种认识,即文化力、政治力、文化软实力渗透于硬实力之中。尽管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甚至提出质疑,但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软力量"的作用在于:能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能消除国外的抵抗意志,使对方认同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政策目标,达到不战而胜;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其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快我国"软力量"建设应采取的举措为: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到重要战略地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当前我国软力量研究中若干难点问题及其思考 [J].
郭洁敏 .
社会科学, 2009, (02) :12-19+188
[2]   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 [J].
俞新天 .
国际问题研究, 2008, (02) :15-20+71
[3]   从政治软实力看中国的强盛 [J].
贾立政 .
人民论坛, 2008, (04) :20-21
[4]   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 [J].
郑永年 ;
张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7) :6-12+3
[5]   试论软力量的影响与媒体应对 [J].
陈天晗 .
新闻战线, 2006, (12) :36-37
[6]   “软权力”评析 [J].
布兰德利·沃麦克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05) :66-71
[7]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 [J].
王沪宁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03) :91-96+75
[8]  
文化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占祥, 2007
[9]  
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与实证的跨学科研讨. 李潇潇,姜锡润.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09
[10]  
借软力量促进知识产权保护. 吴汉东. 股市晚报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