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氢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28
作者
王亚楠 [1 ]
傅秀梅 [2 ]
刘海燕 [1 ]
管华诗 [1 ]
王长云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究所/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光发酵; 暗发酵; 工农业废弃物; 可再生能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116.2 [氢气];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与传统的热化学和电化学制氢技术相比,生物制氢具有低能耗、少污染等优势.近年来,生物制氢技术在发酵菌株筛选、产氢机制、制氢工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暗发酵和光发酵结合制氢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具有较高的氢气产量.以厌氧细菌和光合细菌为发酵菌种,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进行暗发酵和光发酵结合制氢,具有广阔发展前途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95 / 9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研究 [J].
李燕红 ;
林钰 ;
杏艳 ;
樊耀亭 ;
张亚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11) :8-9+17+115
[2]   含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生物制氢 [J].
杏艳 ;
赵金安 ;
樊耀亭 ;
侯红卫 ;
刘宝敏 .
太阳能学报, 2006, (07) :656-660
[3]   模拟淀粉废水厌氧发酵生物制氢 [J].
刘敏 ;
陈滢 ;
任南琪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6, (02) :55-59
[4]   废蜜等碳水化合物发酵法生物制氢 [J].
胡立杰 ;
郑国香 ;
孟哲 ;
李建政 .
中国甜菜糖业, 2005, (03) :24-27
[5]   一株高效产氢产酸细菌的鉴定与产氢特性 [J].
李永峰 ;
任南琪 ;
杨传平 ;
胡立杰 ;
郑国香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210-213
[6]   Clostridium paraputrificum M-21发酵制氢培养条件研究 [J].
卢元 ;
张翀 ;
邢新会 .
生物加工过程, 2004, (02) :41-45
[7]   生物产氢技术研究进展 [J].
朱核光 ;
史家樑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2, (01) :98-104
[8]  
光合细菌光合产氢机理研究进展[综述][J]. 张明,史家梁.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S1)
[9]   几株光合细菌的气体代谢及对产甲烷细菌甲烷生成的影响 [J].
范鏖,王西俜,刘之慧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5, (02) :181-187
[10]   有机废水处理生物制氢技术 [J].
任南琪,王宝贞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4, (06) :4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