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近代社会性质刍论

被引:7
作者
马小军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教研室
关键词
泰国; 朱拉隆功; 曼谷; 资本主义化; 华人资本; 领事裁判权; 铁路; 铁道; 资产者; 资产阶级; 西方列强; 亚洲; 政治; 英国人; 英吉利人; 欧洲; 货币税; 出口值; 贸易值; 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 国家财政收入; 资本家; 剥削者; 外资; 外国资本; 近代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泰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国内外史学界一般分为两种意见。西方学者多认为,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泰国却克里改革是一场“由王室进行的”、“沉默的”革命,泰国随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苏联学者也确认,泰国在19世纪90年代即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与此相反,国内学者和一些泰国学者却断定,泰国近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笔者认为,近代泰国经历了一个资本主义化的渐进过程。这一社会形态的递进运动在1910年左右完成其量变过程,1932年“六·二四政变”是这一历史演变终结的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泰国简史[M]. 商务印书馆 , 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泰国简史》编写组 编, 1984
[2]  
泰国文学简史[M]. 外国文学出版社 , (苏)柯尔涅夫(В.Корнев)著, 1981
[3]  
泰国近代史纲[M]. 商务印书馆 , (苏)烈勃里科娃著, 1974
[4]  
土地问题[M]. 三联书店 , (德)考茨基(K.Kautsky)著, 1955
[5]  
《列宁选集》第3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