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pH和曝气方式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刘春光 [1 ]
金相灿 [2 ]
孙凌 [1 ]
钟远 [1 ]
孙红文 [1 ]
戴树桂 [1 ]
庄源益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pH; 曝气; 富营养化; 藻类; 微宇宙;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6.03.001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水族箱微宇宙研究了藻类在不同pH和曝气条件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使用天然湖水,一组试验每天调节pH,使其分别保持在8.0、8.5、9.0和9.5;另一组试验是设定不同的曝气方式,分别为不曝气、完全曝气、昼间曝气和夜间曝气,定期测定水体叶绿素a和藻类组成。pH试验结果显示,在pH 8.0~9.5范围内,pH 8.5下藻类生长状况最好,pH 9.5下生长最差,人为改变pH使其远离8.5能够抑制藻类生长。曝气试验结果显示,曝气不能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昼间曝气甚至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探讨 [J].
王鹤立 ;
陈雷 ;
程丽 ;
李相峰 .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2) :31-35
[2]   Phytoplankton in 63 limed lak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in 500 untreated lakes with varying pH [J].
Einar Hörnström .
Hydrobiologia, 2002, 470 :1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