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内在心理机制探讨

被引:22
作者
李原
李朝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物质主义; 个体不安全感; 自我决定理论; 主观幸福感;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12.06.004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社会声望和外在形象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从物质主义的形成原因上可以看到,追求物质主义价值观既是个体不安全感的表现,又是人们试图通过满足安全需要来应对焦虑的策略。物质主义者对外部目标的追求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个循环体系维系了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却也给人带来更低的胜任感\更低的自我评价\更大的不满意。本文主要探讨物质主义的心理成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向。通过对物质主义相关内容的梳理,也为指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一些启发和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公众近十年价值观的变化——“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 [J].
郭莲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3) :27-31
[2]   谈“80后”物质主义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J].
李鹏举 ;
黄沛 .
商业时代, 2010, (08) :17-18
[3]   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 [J].
李静 ;
郭永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4) :637-643
[4]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 [J].
刘海燕 ;
闫荣双 ;
郭德俊 .
心理科学, 2003, (06) :1115-1116
[5]   北京市青少年物质主义态度的实证分析 [J].
张红霞 ;
王晨 .
青年研究, 2003, (09) :1-5
[6]   Materialism and satisfaction with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and eight life domains [J].
Roberts, James A. ;
Clement, Aimee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7, 82 (01) :79-92
[7]  
Are Psyc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Well-being Compatible? The Role of Values, Mindfulness, and Lifestyle[J] . Kirk Warren Brown,Tim Kasser.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 2005 (2)
[8]  
Family Structure, Materialism, and Compulsive Consumption[J] . Aric Rindfleisch,James E. Burroughs,Frank Dent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