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垄断与所有者缺位:垄断行业高收入的成因与改革思路

被引:22
作者
李晓宁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陕西西安 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工资差距; 国有垄断; 所有者缺位; 垄断行业;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许多学者在讨论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时,只关注到垄断的存在,却忽视了"所有者缺位"的影响。实际上,国有垄断是行业高收入的"救生圈",垄断行业凭借国有垄断地位,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同时,所有者缺位是行业高收入的"怂恿者",因为国有股份的"所有者缺位",使得本该归全民或国家所有的垄断利润在行业内被瓜分。国有垄断与所有者缺位两方面因素形成垄断行业高收入。基于此,有两套改革思路可供选择。第一套改革思路:放松规制、强化竞争机制,多管齐下、配套改革;第二套改革思路:进行产权改革或确立国有股份所有者"人格化"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垄断行业职工高福利现象解析:成因及负面影响 [J].
朱莺 .
上海企业, 2007, (01) :33-35
[2]   中国垄断行业的竞争状况研究 [J].
戚聿东 ;
柳学信 .
经济管理, 2006, (02) :16-23
[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所有者缺位问题的思考 [J].
魏曙光 .
北方经济, 2004, (12) :54-55
[4]   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业工资决定假说及其数量检验 [J].
金玉国 ;
张伟 ;
康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5) :99-102
[5]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J].
过勇 ;
胡鞍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2) :61-69+129
[6]   国有资产产权的二重性 [J].
杨万铭 .
经济学家, 2000, (06) :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