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人文思潮与道德意识

被引:6
作者
陈来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2] 清华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春秋时期; 人文思潮; 道德意识;
D O I
10.16600/j.cnki.41-1426/c.2013.02.002
中图分类号
D092 [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从早期中国文化的演进来看,夏、商、周的文化模式虽然有所差别,但三代以来也发展着一种连续性的气质。西周思想的主要成就是把殷商信仰的至上神"帝"转化为具有伦理性格的"天",完成了至上神的伦理化。春秋时期面对祭祀文化中"天"以外的其他诸神,在进一步发扬西周道德精神的同时,发展起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的思潮,使人的地位在总体上高于诸神。这个时代,人类社会的秩序被当作自足自为的概念来思考,摆脱祝史的神话思维成为时代精神的趋向,而礼越来越成为一种内在于社会生活的组织法则。世俗的人文主义强调理智的教导,指引实际事务的实用主义成分,唤起了对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更深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神话思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德)卡西尔(Cassirer, 1992
[2]  
尼各马科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1990
[3]  
春秋左传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童书业遗 著, 1980
[4]  
法哲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