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被引:122
作者
刘成林 [1 ]
朱杰 [2 ]
车长波 [2 ]
杨虎林 [2 ]
樊明珠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新一轮; 煤层气; 资源; 评价; 方法; 评价参数; 分布; 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是迄今为止评价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资源系列最全的一次,其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详细介绍了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采用的方法,并与我国历次煤层气资源评价进行了对比。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采用了以体积法为主的评价方法体系,以煤层含气量、可采系数、煤层气资源类别评价标准等为关键评价参数,系统评价了全国42个主要含煤层气盆地(群)、121个含气区带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0.87×1012m3;煤层气资源集中分布在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等大型盆地,在层系、深度和地理环境的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资源品质较好,以Ⅰ、Ⅱ类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2+152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探讨 [J].
唐书恒 ;
史保生 ;
张春才 .
中国煤田地质, 1999, (01) :36-38
[3]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张新民等主编, 2002
[4]  
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毛节华,许惠龙主编, 1999
[5]  
中国煤层气资源[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叶建平等主编, 1998
[6]  
Methodology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 assessment[J] . Charles M. Boyer,Bai Qingzha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