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特呈岛红树林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特征

被引:27
作者
许会敏 [1 ]
叶蝉 [1 ]
张冰 [1 ]
徐华林 [2 ]
辛国荣 [1 ]
廖文波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湛江特呈岛; 红树林; 白骨壤; 群落分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4.010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特呈岛红树林植被进行多次和全面的调查,通过采用格子样的方法,选取面积为100~800 m2的样地,每片样地再分成若干10 m×10 m的样方,对红树林样地内的植物进行每木测量,记录各植物的种名、胸径、高度、冠幅等,并进行重要性以及多样性等常规的群落分析,判定该地区植被的生长特征以及研究其演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面积较大的群落主要有3个类型,即白骨壤群落(Avicennia marina)、白骨壤+红海榄群落(Avicennia marina+Rhizophora stylosa)、白骨壤-桐花树群落(Avicennia marina-Aegiceras corniculatum);其它面积较小的群落有: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群落(vicennia marina+Rhizophora stylosa-Bruguiera gymnorrhiza+Aegiceras corniculatum)、红海榄+木榄群落(Rhizophora stylosa+Bru-guiera gymnorrhiza);②在3个主要群落中,优势种的苗木和小树相对较少,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③各群落的Simpson指数关系为:白骨壤+红海榄群落﹥红海榄+木榄群落﹥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白骨壤群落的重要值为300,为典型的单优群落;④特呈岛的白骨壤群落是中国该类群落中面积最大的,目前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并且红树林外缘的白骨壤枝干在波浪冲刷或人为原因下,受到较严重的侵蚀,其幼树在林外缘基本无法存活,需要加强保护,对其生理生态学特征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64 / 8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的调查分析 [J].
高秀梅 ;
韩维栋 .
防护林科技, 2008, (01) :6-8+42
[2]   特呈岛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J].
韩维栋 ;
高秀梅 .
林业资源管理, 2007, (02) :77-81
[3]   特呈岛陆地成年乔木资源的研究 [J].
韩维栋 ;
高秀梅 ;
陈益强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7, (01) :84-88
[4]   特呈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J].
韩维栋 ;
高秀梅 ;
吴钿 .
湖南林业科技, 2006, (06) :23-26
[5]   雷州半岛的红树林植物组成与群落生态 [J].
韩维栋 ;
高秀梅 ;
卢昌义 ;
林鹏 .
广西植物, 2003, (02) :127-132+138
[6]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J].
史作民 ;
程瑞梅 ;
刘世荣 ;
蒋有绪 ;
陈宝金 .
林业科学, 2002, (06) :17-23
[7]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多样性、功能及其保护 [J].
林益明 ;
林鹏 .
海洋湖沼通报, 2001, (03) :8-16
[8]   试论湛江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J].
刘敏超 ;
李花粉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 (03) :44-47
[9]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群落演替系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J].
廖宝文 ;
郑德璋 ;
郑松发 ;
陈玉军 ;
宋湘豫 .
生态科学, 2000, (03) :17-22
[10]   澳门红树林植物组成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J].
梁华 .
生态科学, 1998, (01)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