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漫岗黑土区切沟侵蚀发育特征

被引:52
作者
胡刚 [1 ]
伍永秋 [2 ]
刘宝元 [1 ]
郑秋红 [2 ]
张永光 [1 ]
刘洪鹄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东北漫岗黑土区; 切沟; DEM; GP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空间尺度认识的加深,发育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切沟愈来愈受到重视。切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土壤侵蚀模型尚未包括切沟侵蚀部分。本研究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在对东北典型漫岗黑土区切沟监测的基础上,借助GIS平台生成DEM,通过DEM的叠加分析,探讨了沟内蚀积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切沟侵蚀的概念模型,认为冬春季冻融侵蚀产生沟内堆积—雨季径流产生侵蚀的过程可能是该区切沟发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65 / 11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Corona和Spot影像的近40年黑土典型区侵蚀沟动态变化 [J].
闫业超 ;
张树文 ;
岳书平 .
资源科学, 2006, (06) :154-160
[2]   发生沟蚀(切沟)的地貌临界研究综述 [J].
胡刚 ;
伍永秋 .
山地学报, 2005, (05) :55-60
[3]   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 [J].
游智敏 ;
伍永秋 ;
刘宝元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91-94
[4]   GPS和GIS进行短期沟蚀研究初探——以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为例 [J].
胡刚 ;
伍永秋 ;
刘宝元 ;
谢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16-19+41
[5]   加强领导 明确重点 全力搞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 [J].
鄂竟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11) :5-7
[6]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项目概况 [J].
沈波 ;
范建荣 ;
潘庆宾 ;
回莉君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11) :11-12
[7]   黑土地切沟侵蚀的成因与危害 [J].
于章涛 ;
伍永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701-705
[8]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J].
周江红 ;
林洪涛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 (04) :43-44
[9]   松嫩平原黑土农业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分析 [J].
孟凯 ;
张红艳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04) :264-265+269
[10]   山西吉县黄土区切沟分类的研究 [J].
杨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1)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