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参与的鄂西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李会琴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旅游扶贫; 社区参与; 襄阳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旅游扶贫强调社区贫困人口受益,以襄樊市襄阳区为例,提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模式,包括景区带动模式、农家乐接待、红色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库区旅游开发、名人文化旅游、旅游名村建设等7种模式。为保障旅游扶贫的实施目的,在实践中应发挥政府主导,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的主体地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培训,建立高层次社区参与机制,并跟踪旅游扶贫,建立旅游扶贫的长效反馈机制等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浅析当前我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J].
廖军华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09) :2322-2324
[2]   四川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J].
李柏槐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06) :86-89
[3]   旅游扶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J].
舒小林 ;
明庆忠 ;
王爱忠 ;
张学波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6) :75-78
[4]   红色旅游理论梳理与实践建议 [J].
雷召海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03-107
[5]   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 [J].
张伟 ;
张建春 ;
魏鸿雁 .
旅游学刊, 2005, (05) :43-49
[6]   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 [J].
周歆红 .
旅游学刊, 2002, (0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