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金沙江带早石炭世深海沉积的发现

被引:20
作者
吴浩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基金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早石炭世; 深海沉积; 金沙江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70年代末以来,金沙江蛇绿岩带或金沙江缝合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质证据主要在滇西北德钦—川西南得荣一带(张之盂和金蒙,1979;陈炳蔚,1983;黄汲清等,1984;陈炳蔚等,1991)。由于该地区构造复杂,地形险峻,交通不便,研究程度不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397+406 +4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金沙江构造带及邻区的构造变形特征[J]. 陈炳蔚,李永森,符振康.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91(00)
[2]   广西忻城里苗石炭纪牙形刺 [J].
王成源 ;
徐珊红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9, (01) :31-44+117
[3]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初步分析 [J].
黄汲清 ;
陈国铭 ;
陈炳蔚 .
地质学报, 1984, (01) :1-17
[4]  
昌都地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地槽发展的若干问题[J]. 陈炳蔚.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3(04)
[5]   川西南乡城——得荣地区的两种混杂岩及其构造意义 [J].
张之孟 ;
金蒙 .
地质科学, 1979, (03) :205-21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