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21
作者
李强
机构
[1]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后巴黎时代;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国际话语权; 话语体系构建; 话语传播;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9.06.001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30207 ;
摘要
在"后巴黎时代"开启的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各国(集团)围绕《巴黎协定》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核心目标展开的激烈博弈将引发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重新分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需要根据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内涵,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制度性、科学性和道义性三个维度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实现从参与者向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气候机制和全球气候治理秩序。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兼顾全人类共同利益,以中国特色语言所表述的话语体系塑造相应的领导创设国际气候谈判议题、国际气候机制及其主要原则的能力,增强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的能力,以及向他国示范和援助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155 +15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提升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能力.[N].丁金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2]  
国际话语权建设中几大基础性理论问题.[N].张志洲;.学习时报.2017,
[3]  
“国家自主贡献”彰显中国担当.[N].钟声;.人民日报.2015,
[4]  
霸权之后.[M].(美) 基欧汉 (Keohane;R.)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科学技术论手册.[M].(美)希拉·贾撒诺夫(SheilaJasanoff)等编;盛晓明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  
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崔大鹏著;.商务印书馆.2003,
[7]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美)詹姆斯·多尔蒂;(美)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8]  
‘Borrowing’ Power to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AOSIS in the Climate Change Regime; 1990–1997.[J].CarolaBetzold.Politics.2010, 3
[9]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 FORMATION - MANAGING NATURAL-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J].
YOUNG, OR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89, 43 (03) :349-375
[10]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原因、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J].
张海滨 ;
戴瀚程 ;
赖华夏 ;
王文涛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13 (05) :43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