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被引:38
作者
郑亚琴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 发展水平; 主成份分析; 聚类分析; 评价;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07.01.028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摘要
作为缩短农村与城市、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重要机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前提。本文提炼了25个指标,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相关数据的主成份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中国各省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条件的水平层次进行划分,进而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区域间不平衡性,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 [J].
杨永恒 ;
胡鞍钢 ;
张宁 .
经济研究, 2005, (07) :4-17
[2]   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J].
许爱萍 ;
朱红 ;
不详 .
情报杂志 , 2004, (04) :46-47
[3]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J].
蔚海燕 .
晋图学刊, 2004, (01) :24-28+37
[4]   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J].
马晓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2) :8-12+79
[5]   农业国际化竞争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J].
尹成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1) :5-10+79
[6]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J].
林毅夫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1) :19-24+79
[7]  
网络经济效应及测度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薛伟贤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