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鲆(牙鲆♀×夏鲆♂)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被引:9
作者
于道德 [1 ]
肖志忠 [2 ]
徐世宏 [2 ]
马道远 [2 ]
李军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夏鲆(Paralichthys dentatus); 杂交鲆; 胚胎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人工调控促使亲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夏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的性腺发育,人工干法授精获得杂交受精卵。杂交受精卵在温度为16.5~17.5℃,光照为100~400 lx,微充气条件下孵化。对杂交鲆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与牙鲆及夏鲆的胚胎发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鲆卵裂方式与其他大部分硬骨鱼类一样,属于盘状卵裂。受精后经过2 h 30 min进入2细胞期,7 h 45 min进入囊胚期,15 h 10 min进入原肠胚阶段,25 h 30 min进入神经胚期,49 h左右进入尾芽期。授精后63 h左右发现初孵仔鱼,68h左右50%的仔鱼孵出。在杂交鲆的胚胎发育中,主要有2个发育特征与母本类似而与父本不同:视囊的出现要早于体节的分化;孵化前,仔鱼在卵膜内环绕卵黄囊不到1周。但是在其孵化时间上却与父本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美国大口胭脂鱼胚胎发育研究
    王佳喜
    胡少华
    管敏
    黄畛
    郑宏萍
    任洁
    闵文强
    韩玉章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2) : 298 - 303
  • [2] 圆斑星鲽胚胎及仔鱼发育的观察
    王开顺
    张志峰
    康庆浩
    张全启
    张福玲
    [J].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6) : 451 - 456
  • [3] 石鲽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研究
    王新成
    尤锋
    倪高田
    张起信
    李尚友
    [J]. 海洋科学, 2003, (01) : 1 - 4
  • [4] 大菱鲆早期变态发育和体表黑色素细胞形态学观察
    朱杰
    张秀梅
    高天翔
    柳广东
    杨原文
    [J]. 水产学报, 2002, (03) : 193 - 200
  • [5] 鮸状黄姑鱼与大黄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
    马梁
    王军
    陈武各
    苏永全
    丁少雄
    王德祥
    尤颖哲
    [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 378 - 382
  • [6] 江西三种红鲤起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楼允东
    孙景春
    [J]. 水产学报, 2001, (06) : 570 - 575
  • [7] 奥尼鱼(S.nilotica♀×S.aure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王楚松
    夏德全
    胡玫
    王和海
    [J]. 淡水渔业, 1989, (06) : 14 - 15+13
  • [8] YOLK UTILIZATION AND GROWTH TO YOLK-SAC ABSORPTION IN SUMMER FLOUNDER (PARALICHTHYS-DENTATUS) LARVAE AT CONSTANT AND CYCLIC TEMPERATURES
    JOHNS, DM
    HOWELL, WH
    KLEINMACPHEE, G
    [J]. MARINE BIOLOGY, 1981, 63 (03) : 301 -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