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

被引:130
作者
屠爽爽 [1 ,2 ]
龙花楼 [1 ]
李婷婷 [1 ,2 ]
戈大专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村镇建设; 农村发展; 发展机理; 发展模式;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2.020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村镇是城乡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建设对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和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要素—结构—功能"关联的视角,阐述了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基于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性,将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模式划分为外援驱动型、内生发展型和内外综合驱动型三个一级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农村主导功能视角,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城镇建设带动型、劳务输出带动型、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带动型、乡镇工业带动型、乡村文化产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以及专业市场组织型7个二级模式。最后,从统筹城乡发展、稳步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构乡村空间格局、加强村镇治理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村镇建设的创新机制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160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回得去的故乡”需要新思路.[N].刘彦随;.人民日报.2014,
  • [2] 刘易斯转折点之后的劳动力转移.[N].蔡昉;王美艳;.中国人口报.2014,
  • [3] 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N].刘彦随;.人民日报.2013,
  • [4] 县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M].龚迎春.人民出版社.2014,
  • [5] 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M].龙花楼; 著.科学出版社.2012,
  • [6] 乡村重构.[M].冯健; 著.商务印书馆.2012,
  • [7]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M].刘彦随; 著.科学出版社.2011,
  • [8] 中国中部农区发展研究.[M].李小建; 等著.科学出版社.2009,
  • [9] 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M].吴传钧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 [10]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刘彦随
    周扬
    [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32 (02) : 97 -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