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苏州市2003-2012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陆艳
王临池
机构:
[1]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来源:
关键词:
自杀;
死亡率;
自杀模式;
流行特征;
D O I:
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4.04.010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040203 ;
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自杀模式,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苏州市2003-2012年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每年进行漏报调查、核对信息后对自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年均自杀死亡率4.58/10万;10年间,自杀死亡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死亡率比2003年下降了54.88%,其中女性下降率(61.85%)高于男性(47.13%),30~40岁年龄组降低幅度最大(78.54%)。女性杀虫剂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57、4.32,P<0.01)。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1 772.04,P<0.01)。农村居民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59,P<0.01),其中,城市中第1位自杀方式是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38.88%),农村第1位是杀虫剂自杀(49.84%)。结论 2003-2012年苏州市居民自杀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老年人群和农村地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0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