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生产主体的演变与现状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国华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
关键词
日本; 农业生产主体; 村落营农;
D O 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0.09.087
中图分类号
F331.3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确立了以土地私有为基础、家庭经营为生产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战后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日本步入经济强国的行列,但也给日本农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影响之一就是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质量的弱化。这一影响降低了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农业生产主体的成长。村落营农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主体,近几年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该文从组织建立的背景、过程、功能等方面剖析村落营农,通过对这一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剖析,指出日本农业和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当前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形式 [J].
焦必方 .
上海农村经济, 2009, (09) :40-44
[2]   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 [J].
胡霞 .
江苏农村经济, 2009, (05) :66-67
[4]  
村落营农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概要 .2 日本农林水产省.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