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台四震相法讨论唐山大震的波速异常

被引:8
作者
姜秀娥
陈非比
机构
关键词
大震; 波速异常; 孕育过程; 震相; 波速比; 地震波速度; 地震波速; 唐山; 河北; 单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用单台相对时间测定地震波速度比的简单方法——四震相法,它是利用地方震记录上经常出现的莫霍界面反射波与直达波到时差求得的。 利用该方法测定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震前经历了波速低值—恢复和高值—二次下降三个阶段;根据波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合地质背景与地震活动,对唐山大震的孕育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唐山地震区域构造背景和发震模式的讨论 [J].
虢顺民 ;
李志义 ;
程绍平 ;
陈献程 ;
陈孝德 ;
杨主恩 ;
李如成 .
地质科学, 1977, (04) :305-321
[2]   海城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的变化 [J].
冯锐 ;
庞庆衍 ;
傅征祥 ;
郑建中 ;
孙次昌 ;
李宝祥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4) :295-305
[3]   1974年5月云南省永善—大关7.1级强震前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J].
冯德益 .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04) :235-239
[4]   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徐文耀 ;
汤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43-48
[5]  
唐山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陈非比等 编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