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

被引:15
作者
黄锦文
梁义元
梁康迳
林文雄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稻; 碳氮代谢; 物质分配; 比较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穗型较大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新株型稻IR65600-85、二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和三系杂交稻 优86为材料,研究其结实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比较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和 优86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极显著地高于IR65600-85.就单茎物质生产力而言,IR65600-85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归因于其株型紧凑、少蘖大穗、分蘖成穗率高、单茎茎鞘重、光合速率高,但由于抽穗后叶、茎、鞘物质输出受阻,导致功能叶碳氮代谢紊乱,比例失调,使籽粒结实率低、充实差,产量潜力无法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用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估算水稻剑叶光合功能期的方法研究 [J].
曹树青 ;
陆巍 ;
翟虎渠 ;
盛生兰 ;
龚红兵 ;
杨图南 ;
张荣铣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4) :70-74
[2]   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 Ⅰ.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灌浆特性 [J].
郭玉春 ;
林文雄 ;
梁义元 ;
余高镜 ;
陈鸿飞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16-21
[3]   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稻研究进展 [J].
杨仁崔 ;
杨惠杰 .
杂交水稻, 1998, (05) :31-33
[4]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王志琴 ;
郎有忠 .
作物学报, 1997, (01) :82-88
[5]   脱落酸与稻麦籽粒灌浆的关系(简报) [J].
柏新付 ;
蔡永萍 ;
聂凡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