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命价”——一种规则的民族表达方式

被引:35
作者
衣家奇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赔命价”; 习惯法; 国家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杀人“赔命价”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习惯法,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曾存在并发挥过现实的规范作用。随着民族习惯法的回潮,该现象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当今社会里“赔命价”习惯法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形成悖论。应当在深刻认识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解决该习惯法与国家统一法制的矛盾冲突,在两者之间形成沟通与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民族习惯法回潮的困境及其出路——以青海藏区“赔命价”为例 [J].
杨方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54-58+124
[2]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法律、立法与自由.[M].(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A.Hayek)著;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4]  
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M].王学辉著;.法律出版社.1998,
[5]  
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论文选.[M].吴从众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6]  
古代法.[M].[英]梅因;H·S 著;沈景一 译.商务印书馆.1959,
[7]  
论法的精神.[M].(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