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城市机动性20年发展的回顾
被引:22
作者
:
潘海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导师
潘海啸
机构
: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导师
来源
:
国外城市规划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城市交通;
城市机动性;
中国城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U984.191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学科分类号
:
0823 ;
082303 ;
摘要
: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机动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出城市机动性的改善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城市机动性的改善主要是通过超常规的高强度的投入,侧重于物质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高等级道路的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的物质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城市机动性的改善远未实现预期目标,这在高峰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机动性20年发展主要特点的回顾,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上海世博交通规划概念研究——构建多模式集成化的交通体系
潘海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潘海啸
[J].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1)
: 51
-
56
[2]
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M].潘海啸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城市交通方式和多模式间的转换.[M].潘海啸;杜雷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
1
→
共 3 条
[1]
上海世博交通规划概念研究——构建多模式集成化的交通体系
潘海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潘海啸
[J].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1)
: 51
-
56
[2]
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M].潘海啸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城市交通方式和多模式间的转换.[M].潘海啸;杜雷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