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聚磷特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南亚萍
袁林江
王洋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聚磷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除磷;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4.030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在厌氧/好氧交替环境下,对一般不认为是典型聚磷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纯菌的释磷、聚磷行为和碳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其对实际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正常好氧条件下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改为厌氧培养5h后就有明显的释磷行为;在紧接下来转为好氧培养时会快速吸磷,6h时的吸磷量达水中总磷的65%,菌体含磷量由之前的0.98%增加到2.30%.染色观察显示,厌氧培养后菌体内聚羟基丁酸(PHB)颗粒显著增多,转为好氧培养后胞内聚磷颗粒增多.经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4个周期后菌体的含磷量就由初期的0.8%增至4.6%,但每个环境交替周期内吸磷量并未显著增加,且在厌氧/好氧交替的第1个周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具有明显释磷、吸磷行为.该菌在厌氧阶段可利用包括蛋白胨、葡萄糖等大分子有机物在内的多种碳源释磷;其对实际生活污水磷的去除率高达98.2%.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典型的聚磷菌特征,其聚磷时可利用的碳源可以是VFAs之外的蛋白质和葡萄糖,且其聚磷能力不需要诱导,是其与生具有的本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8 / 10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反硝化聚磷菌特性与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D].鲍林林.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02
[2]   一种厌氧同时脱氮除磷的新现象 [J].
张刚 ;
贾晓珊 ;
陈环宇 ;
骆炜诗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3) :555-567
[3]   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 [J].
汪连香 ;
杨文杰 ;
杨春丽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27 (08) :590-592
[4]   两株不同大肠杆菌菌株释磷聚磷特性研究 [J].
南亚萍 ;
袁林江 ;
吕婧 ;
王晓昌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04) :637-642
[5]   聚磷菌和聚糖菌对碳源竞争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J].
冯翠杰 ;
王淑梅 ;
陈少华 .
化工进展, 2011, 30 (01) :196-202
[6]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与聚糖菌的种群分析及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J].
邱立平 ;
王广伟 ;
张守彬 ;
李延波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10) :66-71
[7]   一株聚磷菌GP44的筛选、鉴定及其聚磷特性研究 [J].
赵海泉 ;
胡子全 .
土壤, 2009, 41 (05) :757-763
[8]   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的分离及其聚磷特性的研究 [J].
连丽丽 ;
姜华 ;
朱昌雄 .
辽宁农业科学, 2009, (02) :18-21
[9]   强化生物除磷污泥厌氧磷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黄宇 ;
赵林 ;
谭欣 ;
董涛 .
化工进展, 2008, (11) :1719-1723
[10]   生物脱氮系统中无厌氧释磷的生物除磷工艺 [J].
陈光秀 ;
袁林江 ;
韩玮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9) :180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