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25
作者
王良慧
张泓
戴成才
周圆圆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预后;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5.4 [药物中毒];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因素,研究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共49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everity indexof paraquat poisoning,SIPP)高低分为低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组(A组)(≤20 h×mg.L-1)35例、高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组(B组)(>20 h×mg.L-1)14例;按有无血液灌流分为血液灌流组26例、未行血液灌流组23例;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20例、死亡组29例。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百草枯药物浓度,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并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了解肺纤维化情况。分析百草枯血清药物浓度、脏器受损情况、肺纤维化、氧合指数等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B两组比较,B组肺部纤维化范围大、脏器功能受损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22和P=0.01);B组氧合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肺部纤维化范围较大、死亡组脏器功能受损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氧合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8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服毒量、血清药物浓度、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与未行血液灌流组比较,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882,P=0.348)。结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服毒剂量、肺纤维化范围、氧合指数、脏器功能损害个数。提倡早期综合治疗,保护脏器功能,以提高中毒患者存活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急性重症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 [J].
邰春 ;
鲁厚清 .
安徽医药, 2010, 14 (11) :1322-1323
[2]   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药浓度及预后的影响 [J].
邓朝霞 ;
熊建琼 ;
王涛 ;
张雷 ;
何胜琴 .
中国急救医学, 2005, (12) :928-929
[3]   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J].
王永进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6) :49-51
[4]   Correlating the severity of paraquat poisoning with specific hemodynamic and oxygen metabolism variables [J].
Yamamoto, I ;
Saito, T ;
Harunari, N ;
Sato, Y ;
Kato, H ;
Nakagawa, Y ;
Inokuchi, S ;
Sawada, Y ;
Makuuchi, H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0, 28 (06) :1877-1883
[5]  
1991-2008年我国百草枯中毒文献分析 .2 张宝兰,姚朗,欧艺. 中国急救医学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