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地貌结构特征的黄土沟头提取及分析

被引:26
作者
江岭 [1 ]
汤国安 [1 ]
赵明伟 [2 ,3 ]
宋效东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DEM; 沟头; 点格局; 空间分布; 黄土地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沟头是黄土地貌中发育最活跃的地貌部位,沟头的个体与群体对黄土沟间地的蚕食,成为监测黄土高原地面侵蚀演化的重要标识。有效获取并分析沟头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系统、深入地研究黄土地貌的空间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区为实验样区,设计并实现了基于5 m分辨率DEM的沟头提取算法,获取了各实验样区的沟头空间信息;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沟头的空间分布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顾及沟沿线的沟头自动提取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同时,从黄土塬区、黄土残塬区到黄土丘陵沟壑区,随着沟壑发育程度的增强,沟头逐步逼近分水线,其空间分布呈现"远分水线聚集—随机—近分水线聚集"的变化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153 / 21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龙羊峡库区威连滩冲沟沟头侵蚀的动态监测 [J].
马玉凤 ;
严平 ;
李双权 ;
展秀丽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2) :238-244
[2]   基于DEM的单位汇水面积尺度转换(英文) [J].
杨昕 ;
汤国安 ;
肖晨超 ;
高毅平 ;
祝士杰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1, 21 (04) :689-704
[3]   基于DEM的沟谷分形分维研究 [J].
熊波 ;
陈学华 ;
刘艳峰 .
人民黄河, 2009, 31 (11) :44-45+78
[4]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节点研究 [J].
李军锋 ;
李天文 ;
陈正江 ;
刘学军 ;
汤国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3) :386-391
[5]   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盆地冲沟沟头形态学特征研究 [J].
王小丹 ;
钟祥浩 ;
范建容 ;
李辉霞 .
地理科学, 2005, (01) :63-67
[6]   Ripley’s K(d)函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边缘校正 [J].
汤孟平 ;
唐守正 ;
雷相东 ;
张会儒 ;
洪玲霞 ;
冯益明 .
生态学报, 2003, (08) :1533-1538
[7]   河网径流节点及其基于DEM的自动提取 [J].
易红伟 ;
汤国安 ;
刘咏梅 ;
杨昕 ;
朱红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108-111+132
[8]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科学, 1998, (06) :567-573
[9]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学报, 1998, (06)
[10]   流域地貌演化的不同阶段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关系研究 [J].
张丽萍 ;
马志正 .
地理研究, 1998, (03)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