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性年(代)际变异及其与环流和Rossby波活动的联系

被引:24
作者
李明刚 [1 ,2 ]
管兆勇 [1 ,3 ]
梅士龙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嘉兴市气象局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降水持续性; Rossby波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旱涝异常不仅与降水的频次和强度有关,在多种时间尺度上,其与降水的持续性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基于1979~2013年6~7月中国东部249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及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5年降水持续性的长期变化及其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型和Rossby波能量频散特征。结果表明:近3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时段平均持续时间变短而无雨时段变长,体现出了降水持续性的减弱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趋势变化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980和1990年代持续性降水事件偏多,而在2000年以后偏少的年代际变化有关。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特征变异相联系的异常环流型在我国东南部及南海地区分布较为类似,而在偏高纬度和偏低纬度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相似之处在于:在两个时间尺度上,在对流层中高层均存在显著的反气旋性环流控制我国东南部地区,而在中低层均存在由海洋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流辐合,并在高层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向海洋辐合。不同之处是:年代际尺度上,自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在乌拉尔山以东及蒙古地区分别存在反气旋性环流和气旋性环流,且赤道印度洋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存在显著的气旋性环流;而在年际尺度上,由低层到高层位于贝加尔湖东、西侧均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但海洋性大陆的东北部,低层出现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合的气流的源,高层则为由长江中下游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辐合的气流的汇。Rossby波扰动能量频散特征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年代际尺度上,中纬度地区自大西洋至蒙古地区存在一个正—负—正—负的Rossby波列,波能东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影响,而在中低层,自低纬地区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波能传播相对较弱;在年际尺度上,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Rossby波活动的局地性特征更为明显。在低层,波扰能量经由南海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更明显,而在对流层高层源于贝加尔湖西侧的波扰能量传播相对较强。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刻认识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异常持续及与之相联系的洪涝灾害的形成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199 / 121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近百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J].
吕俊梅 ;
祝从文 ;
琚建华 ;
林祥 .
大气科学, 2014, 38 (04) :782-794
[2]   长江和淮河流域汛期洪涝大气环流特征的比较 [J].
平凡 ;
唐细坝 ;
高守亭 ;
罗哲贤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4) :766-782
[3]   变形CISK-Rossby波和低频振荡 [J].
陈建洲 ;
赵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2) :263-268
[4]   Changes in Persistent and Non-Persistent Flood Seaso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 During 1961–2010 [J].
吴慧 ;
翟盘茂 .
ActaMeteorologicaSinica, 2013, 27 (06) :788-798
[5]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极端降水事件与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的可能联系 [J].
陈海山 ;
朱月佳 ;
刘蕾 .
大气科学, 2013, (04) :801-814
[6]   基于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极限分布的降水过程持续性研究 [J].
江志红 ;
常奋华 ;
丁裕国 .
气象学报, 2013, 71 (02) :286-294
[7]   近50a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际变化 [J].
李明刚 ;
管兆勇 ;
韩洁 ;
金大超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5) :591-602
[8]   2011年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成因初探 [J].
封国林 ;
杨涵洧 ;
张世轩 ;
王阔 ;
沈柏竹 .
大气科学, 2012, 36 (05) :1009-1026
[9]   Characteristics,Processes,and Causes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System [J].
黄荣辉 ;
陈际龙 ;
王林 ;
林中达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12, 29 (05) :910-942
[10]   2011年春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J].
沈柏竹 ;
张世轩 ;
杨涵洧 ;
王阔 ;
封国林 .
物理学报, 2012, 61 (10) :5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