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被引:25
作者
:
车用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车用太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会年
机构
: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
地震地质
|
1985年
/ 03期
关键词
:
井孔;
水流运动;
地壳;
地球外壳;
地球内部;
孔隙压力;
承压含水层;
地球固体潮;
固体潮;
形成机理;
水位变化;
附加应力;
地下水位;
水文地质参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井孔地下水位微动态是地壳附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壳中产生附加应力的主要因素有地球固体潮、大气压力变动、降雨与地表水体的荷载及断层活动等。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产生附加应力→含水层变形与孔隙压力变化→含水层—井孔间产生水流运动→井孔水位发生升降。本文从岩土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对于上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地下水位主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地震信息的提取
[J].
贾化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贾化周
;
王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王信
;
董守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董守玉
;
万迪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万迪坤
.
地震地质,
1983,
(04)
:13
-22
[2]
潮汐现象和地震前兆观测
[J].
张国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张国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军
.
地震,
1983,
(01)
:1
-5+35
[3]
试验室孔隙压力量测技术的改进
[J].
陈愈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石土工研究所
陈愈炯
.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1981,
(02)
:37
-44
[4]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入门[M]. 科学出版社 , 车用太等 编著, 1983
[5]
固体力学基础[M]. 地质出版社 , 王仁 编, 1979
←
1
→
共 5 条
[1]
地下水位主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地震信息的提取
[J].
贾化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贾化周
;
王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王信
;
董守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董守玉
;
万迪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下水位研究组
万迪坤
.
地震地质,
1983,
(04)
:13
-22
[2]
潮汐现象和地震前兆观测
[J].
张国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张国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军
.
地震,
1983,
(01)
:1
-5+35
[3]
试验室孔隙压力量测技术的改进
[J].
陈愈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石土工研究所
陈愈炯
.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1981,
(02)
:37
-44
[4]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入门[M]. 科学出版社 , 车用太等 编著, 1983
[5]
固体力学基础[M]. 地质出版社 , 王仁 编,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