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北麓不同用地方式下春季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分析

被引:6
作者
海春兴
赵明
郝润梅
郭永昌
李晶莲
不详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院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院 呼和浩特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4]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5] 北京
[6] 呼和浩特
关键词
阴山北麓; 土地利用; 春季; 土壤水分;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5.05.032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阴山北麓属于农业生产环境脆弱区,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和水资源的不足。其中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性最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物理分析,对阴山北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含水量受海拔高度、地形状况、地表植被盖度、地下水位、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状况、坡面朝向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春时期,受低温的影响,土壤深层水处于固结状态,土壤表层含水量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下的表土物理性质。随着地温的升高,土壤中的固态水逐渐融化,其往地表输送的同时增加了土壤表层的含水量。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该区风力不断加强,近地面的蒸发随之加大,所有的土地类型其土壤表层的含水量均明显降低。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中,应扩大林地面积,涵养土壤水源。农地实行免耕有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所以每年秋收后不应很快将土地翻耕。阴山北麓地区以西北风为主风向,西北风来自内陆干冷地区,风中含水量低,且风速大,迎风坡地区应尽量减少耕地,增大草地及灌木林面积,以减小风对土壤水风的蒸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京北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现状、成因与对策 [J].
陈玉福 ;
蔡强国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353-359
[2]   武川县农业生态经济类型区划分的研究 [J].
格日勒图 ;
郭连生 ;
田有亮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6-41
[3]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 [J].
赛胜宝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04) :34-39
[4]   中国北方地面起尘总量分布 [J].
宣捷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4) :426-430
[5]   内蒙古乌盟生态环境状况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刘静 ;
孙旭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S1) :3-5
[6]   农牧交错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型分析——以小公乌素村为例 [J].
刘静 ;
格日勒 ;
王冠宇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6) :45-48
[7]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土地退化成因分析 [J].
姚云峰 ;
刘静 ;
格日乐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8, (03) :75-79
[8]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土地开发与环境退化关系论析 [J].
张宝秀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7, (03)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