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中风暴算法在北京奥运天气预报示范项目中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13
作者
胡胜 [1 ,2 ]
汪瑛 [1 ]
陈荣 [3 ]
何如意 [1 ]
机构
[1] 广州中心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3] 广州市番禺区气象局
关键词
风暴算法; 评分; 平均绝对误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 [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介绍了临近预报系统"雨燕"中的风暴系列算法,包括风暴识别、风暴追踪、基于TREC技术的风暴位置预报,以及预报位置实时评分算法等。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出现的多个强对流天气,统计出该风暴产品在30 min和60 min预报时效的绝对距离误差分别约为13 km和23 km。分析了北京奥运天气预报示范项目期间该风暴产品误差较大的原因,主要集中于TREC技术本身及其适用范围,以及风暴预报方案中处理细节的不足,具体为TREC技术不适用于孤立的回波单体,雷达探测边界对TREC技术的影响,TREC矢量有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不连续性,以及对孤立少动单体的不当处理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包括对用于风暴位置预报的TREC矢量增加一致性检验,利用风暴的历史轨迹校正不恰当的TREC矢量;对TREC技术中象素阵列大小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最适合北京地区的阵列大小;风暴预报位置超出回波范围时新的处理技巧等。利用北京奥运期间的强对流资料,对改进后的风暴算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一方面,改进后的算法能较好地控制风暴预报位置的绝对误差,在30 min和60 min预报时效,绝对误差分别减小了25%和26%。另一方面,由于预报位置精度的提高,能够提升相邻时刻风暴匹配的效率,使得与以前算法相比有更多的风暴样本参与了各个预报时效的评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434 / 14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次强对流风暴含水量的雷达反演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J].
于华英 ;
牛生杰 ;
梁明珠 ;
魏鸣 ;
顾松山 .
高原气象, 2007, (05) :1112-1118
[2]   风暴的多普勒雷达自动识别 [J].
胡胜 ;
顾松山 ;
庄旭东 ;
罗慧 .
气象学报, 2006, (06) :796-808
[3]   安徽一次强烈龙卷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J].
俞小鼎 ;
郑媛媛 ;
张爱民 ;
姚叶青 ;
方翀 .
高原气象 , 2006, (05) :914-924
[4]   甘肃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J].
付双喜 ;
王致君 ;
张杰 ;
陈乾 .
高原气象 , 2006, (05) :932-941
[5]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广东省区域拼图初探 [J].
胡胜 ;
伍志方 ;
刘运策 ;
冯民学 ;
顾松山 .
气象科学, 2006, (01) :74-80
[6]   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强对流天气预警 [J].
俞小鼎 ;
王迎春 ;
陈明轩 ;
谭晓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3) :456-464
[7]   “5.26”甘肃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J].
王锡稳 ;
陶健红 ;
刘治国 ;
张铁军 ;
伏晓红 ;
张静 .
高原气象, 2004, (06) :815-820
[8]   VIL在识别冰雹云中的应用及估测误差分析 [J].
付双喜 ;
安林 ;
康凤琴 ;
李宝梓 ;
李照荣 ;
何金梅 .
高原气象, 2004, (06) :810-814
[9]   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特征分析 [J].
伍志方 ;
张春良 ;
张沛源 .
高原气象, 2001, (02) :202-207
[10]  
Nowcasting. Austin G.L,Bellon. Academic Press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