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水体中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耗氧量的分析

被引:53
作者
孟伟
秦延文
郑丙辉
富国
李子成
雷坤
张雷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长江口; 氮; 磷; COD; 形态组成; 空间分布;
D O I
10.13227/j.hjkx.2004.06.013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 2 0 0 3年 11月份对长江口水体中氮、磷营养盐与化学耗氧量 (COD)的调查为依据 ,研究了长江口水域氮、磷营养盐的形态组成以及垂直、水平分布的特点 .长江口水域 3种溶解态无机氮中以NO-3 N为主 ,平均占到总溶解态氮 (DIN)的 90 %以上 .长江口海域中氮营养盐含量处于高水平 ,6 7%的站位达到或超过国家海水水质 4类标准 ;长江口海域中的磷以溶解态(TDP)为主 ,TDP又以溶解态有机磷 (DOP)为主 .同时由于河口地区盐度的显著变化导致了不同形态氮、磷营养盐的分布格局 .NO-3 N受陆源排放的影响形成了口内高 ,外围低的格局 ,而NH+ 4 N以及不同形态的磷酸盐均受到河口悬浮颗粒物浓度和盐度变化的影响 ,而出现口内低、外围高的格局 .此外 ,长江口水体中COD含量严重超标 ,空间分布特点是口内高 ,外围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 [J].
刘新成 ;
沈焕庭 ;
黄清辉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332-340
[3]   长江口石油类污染状况调查 [J].
姚野梅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03) :225-230
[4]  
Temporal and special variabilities of nutrients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s tracers for the related physical processes .2 Fan A. Second Sino-Rassia Symposium of Oceano graph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