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红层岩溶及其机制

被引:18
作者
刘尚仁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红层,岩溶机制;假岩溶;裂隙溶洞水;广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广东岩溶红层主要为砾屑石灰岩和钙质砂岩、砾岩,形成裸露型、覆盖型红层岩溶地貌。红层中有以溶蚀为主的岩溶,也有溶蚀、潜蚀同等重要的假岩溶。存在两种红层岩溶形成机制。岩溶发育程度和岩石中方解石白云石含量与岩溶/假岩溶的比值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4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广东红层岩溶地貌与丹霞地貌 [J].
刘尚仁 ;
黄瑞红 .
中国岩溶, 1991, (03) :16-22
[2]   长江中上游红层岩溶刍议 [J].
吴应科 ;
梁永平 .
中国岩溶, 1987, (02) :22-30
[3]   广东省三水盆地下第三系(土布)心群碳酸盐岩的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J].
唐天福 ;
薛耀松 ;
周仰康 ;
杨万容 ;
臧庆兰 .
地质学报, 1980, (04) :249-25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