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综合评价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金会庆
张树林
戴平
解梅
刘一帆
机构
[1]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基础研究部,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基础研究部,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基础研究部,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基础研究部,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基础研究部
关键词
机动车驾驶员; 心理素质;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专家咨询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5 [职业性疾病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检测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体系 (重点是心理素质客观测量指标 )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分布在5个城市的在职机动车驾驶员和初考驾驶员共 140 0 0余人进行 6种 (7项 )心理指标检测 ,取得基本统计分析数据 (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 ,建立综合评价方程 ;采用百分位数法对综合评价值划分等级范围。结果 分别建立了在职驾驶员和初考机动车驾驶员心理测量指标综合评价方程 ;确立了分级界值。通过在职驾驶员中事故组与非事故组比较 ,两者平均综合评价值 (分别为 5 4.6 3和 2 9.0 5 )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 =14.6 8,P <0 .0 1;H =73 .6 1,P <0 .0 0 1) ;综合评价等级与事故发生情况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总一致性 =92 .99% ;卡帕 (kappa)值 =0 .85〕。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综合评价方程能够有效地筛选事故倾性驾驶人员 ,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996年我国交通状况与车祸的典则相关分析 [J].
吴赤蓬 ;
王声涌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8, (04) :227-230
[2]   现代实用流行病学第四讲 综合评价方法(3) [J].
章扬熙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5, (01) :42-45
[3]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M]. 安徽人民出版社 , 金会庆主编, 1995
[4]  
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曾光 主编, 1994
[5]  
层次分析[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侯定丕编著, 1990
[6]  
道路交通心理学. 何存道. 安徽人民出版社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