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湖泊纳污能力季节性变化分析
被引:16
作者:
金国花
[1
]
谢冬明
[2
,3
,4
,5
]
邓红兵
[3
]
严岩
[3
]
刘梅影
[4
]
王钰
[1
]
机构:
[1] 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5] 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水文;
纳污能力;
季节性变化;
富营养化;
D O I:
10.13836/j.jjau.2011071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和湖泊纳污能力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水文季节性变化显著,多年高于19.5 m水位的频率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低于7.5 m水位的频率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但年内变化比年际变化的差异大。多年最大月平均容量是多年最小月平均容量的2个数量级以上,最大月平均容量是7月,为182.4×108 m3;最小月平均容量是1月,为4.4×108 m3。鄱阳湖水体自净时间平均为19 d,水量交换系数为21.33。湖泊纳污能力季节性变化明显,在1年之中,7月份的纳污能力最大,1月份的纳污能力最小。在当前情况下,湖泊对CODMn的纳污能力只有5月—10月等6个月的纳污能力在III级标准之上,4月和11月处于III级标准的临界点,其余月份的纳污能力在III级标准之下;7月最大纳污能力为111 466 t,1月最小纳污能力为2 649 t。湖泊全年对总磷的纳污能力都在III级标准之下,鄱阳湖全年处于磷超标状况。湖泊对TN的纳污能力只有4月—11月等8个月的纳污能力都在III级标准之上,其余月份的纳污能力都在III级标准之下;7月最大纳污能力为18 574 t,1月最小纳污能力为442 t。鄱阳湖迄今未出现大面积的富营养化现象也与湖泊容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9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