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研究

被引:27
作者
孙弼纲,刘健,鄢顺琴,田长经,沈鹰,戴小华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南平顶山市中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脾虚证,定量诊断,木糖,吸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6.3 [脾胃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90例多系统多病种脾虚患者的研究,采用多指标探索脾虚证的定量诊断方法。发现随看木糖吸收率的逐步降低,脾虚证各种症状的出现率不断升高;除周围血管阻力渐上升外,唾液淀粉酶活性、血液流变学检测、心功能、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值均逐渐下降,并与木糖吸收率呈正相关,有显著性意义。按照上述规律,将脾虚证分为Ⅰ、Ⅱ、Ⅲ3度,并列出各度的症状出现率及检测结果,初步提出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