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板块演化与油气盆地

被引:7
作者
武守诚
机构
[1] 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盆地; 碎屑岩; 碳酸盐岩; 碎屑沉积岩; 化学岩; 板块运动; 地球动力学; 塔里木板块; 中朝板块;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喜山期; 沉积中心; 中国板块; 构造带; 褶皱带; 地槽带; 准噶尔; 绰罗斯部; 巨型盆地; 印支运动; 造山运动; 推覆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三、板块与盆地 沉积盆地是被驾驭在板块上而发生、发展以致消亡的。因而板块运动必然控制盆地,且盆地的特点也必然反映出板块的构造作用。 板块往往是以古老的、稳定的壳体为核心的,其上披覆了年青的沉积盖层,并在这一套盖层上形成了成群成组的盆地,这就是“盆地体系”的观点.一个盆地体系的原型(prototype)至少包括了内陆坳陷、内陆裂陷、边缘坳陷、前缘断陷等四类与油气相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J].
任纪舜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31-44
[2]   论中国油气盆地的沉积中心问题 [J].
武守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2) :201-213
[3]   龙门山推覆构造初析 [J].
赵友年 ;
赖祥福 ;
余如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4) :359-368
[4]   华南地区地幔热源活动与陆块漂移 [J].
张用夏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5, (02) :124-131
[5]   新疆塔里木地台晚古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及其地质构造含义 [J].
白云虹 ;
程国良 ;
孙青格 ;
孙宇航 ;
李永安 ;
董玉杰 ;
孙东江 .
地震地质, 1985, (01) :71-80
[6]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33
[7]  
板块构造基本问题[M]. 地震出版社 , 李春昱等 著, 1986
[8]  
断块构造导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文佑 著, 1984
[9]   DRIFT TECTONICS - THE FUNDAMENTAL RHYTHM OF CRUSTAL DRIFT AND DEFORMATION [J].
GROHMANN, N .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85, 74 (02) :26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