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城市形象:域外“专家意见”与“大众感知”

被引:13
作者
唐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深圳; 深圳精神; 城市形象; 国际场域; 专家意见; 大众感知; 深圳经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7 [地方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城市国际形象既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要素,也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深圳的高速发展被外界普遍视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其发展案例备受国际瞩目。国际场域中的城市评级、学者意见、媒体报道和英文在线社区的网民评议,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域外视域中深圳作为新兴国际性大都市展现的国际形象。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对于深圳的认知主要通过境外的学者和媒体记者来塑造,深圳的国际形象主要以"经济特区"呈现。进入21世纪后,深圳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发和制造业基地之一,深圳的国际形象也逐渐发生跃迁,赢来了"硬件硅谷"、"科技天堂"等美誉,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也备受国际社会瞩目。微观层面的考察显示,域外大众感知的深圳形象更加多元化:一方面,深圳作为新兴国际性大都市在科技、创新、宜居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与其他世界一线城市相比,深圳在三维指标宜商、宜居和文化体验性上还存在提升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陈晓宇 ;
邓胜利 ;
孙雅梦 .
图书情报知识, 2015, (04) :71-81
[2]   冷战后《纽约时报》涉华政治类报道的意识形态倾向分析 [J].
刘恩东 .
当代世界, 2015, (07) :68-71
[5]   国际大都市软实力评价研究 [J].
庄德林 ;
陈信康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10) :36-41
[6]   发达国家基于形象的城市发展战略 [J].
钱志鸿 ;
陈田 .
城市问题, 2005, (01) :63-68
[7]   从经济地理角度评价中国的经济特区 [J].
朱剑如 ;
吴仁德 .
地理学报, 1983, (03) :262-272
[8]  
超九成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从网上获取信息[N]. 张薇. 光明日报. 2015 (004)
[9]  
人间·空间·时间[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成朝晖, 2011
[10]  
外眼看深圳[M].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陈寅,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