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不同叶位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27
作者
韩清芳 [1 ,2 ]
贾志宽 [1 ,3 ]
王俊鹏 [1 ,3 ]
万素梅 [1 ,4 ]
杨保平 [3 ]
董志新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2]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苜蓿; 叶位; 日变化,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胞间CO2浓度; 气孔限制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冠层同化能力的差异及影响因子,为其品种改良和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于2006年观测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现蕾期苜蓿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现"三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叶位之间Pn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高低表现为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且胞间CO2浓度(Ci)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下叶位>中位叶>上位叶,气孔限制值(Ls)与Ci表现出相反趋势,即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Tr差异不显著;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苜蓿上、中、下叶位光合速率的下降在光合有效辐射(PAR)达到全天最大值之前受气孔因素限制,之后受非气孔因素限制;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具有分层的特点:上层强光区为高光合速率层,下层弱光区为低光合速率维持层,中层为中光区,光合速率介于上层与下层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58 / 5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叶位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冠层微气象因子日变化的影响 [J].
李鹏 ;
欧阳竹 ;
王吉顺 ;
武兰芳 ;
董玉红 ;
潘国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9) :9143-9148
[2]   栲树冠层光合生理特性的空间异质性 [J].
孟陈 ;
徐明策 ;
李俊祥 ;
高三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1932-1936
[3]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五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比较 [J].
徐炳成 ;
山仑 ;
李凤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992-998
[4]   黄土高原油松和刺槐叶片光合生理适应性比较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16-22
[5]   旱作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J].
刘玉华 ;
贾志宽 ;
史纪安 ;
韩清芳 ;
曾庆飞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68-1477
[6]   杂花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J].
王建丽 ;
张永亮 ;
朱占林 ;
钟鹏 ;
梁怀宇 .
草地学报, 2006, (02) :138-141
[7]   四种偃麦草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J].
张国芳 ;
王北洪 ;
孟林 ;
马智宏 .
草地学报, 2005, (04) :344-348
[8]   西藏高原濒危植物西藏巨柏光合作用日进程 [J].
兰小中 ;
廖志华 ;
王景升 .
生态学报, 2005, (12) :3172-3175
[9]   喷灌与地面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研究 [J].
姚素梅 ;
康跃虎 ;
刘海军 ;
冯金朝 ;
王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24-27
[10]   超高产小麦品种(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J].
隋娜 ;
李萌 ;
田纪春 ;
孟庆伟 ;
赵世杰 .
作物学报, 2005, (06) :80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