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裂解气的形成、鉴别与运移研究综述

被引:28
作者
王云鹏
田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生烃; 鉴别; 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综合国内外原油裂解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油裂解气的形成模式、形成机制及动力学过程、原油裂解气的金属催化作用、天然气的运移分馏作用、原油裂解气的鉴别指标和我国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藏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通过此总结并对当前原油裂解气理论研究、勘探进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天然气地质基础研究中的几项新进展及其勘探意义 [J].
赵文智 ;
王红军 ;
王兆云 ;
赵长毅 ;
汪泽成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4) :393-399
[2]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H2S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读马永生教授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有感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梁英波 .
地质论评, 2006, (02) :230-235
[3]   近年来我国发现大中型气田的地质特点与21世纪初天然气勘探前景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王红军 ;
钱凯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687-692
[4]   高—过成熟气源岩评价的若干问题 [J].
廖永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47-152
[5]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
[6]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魏国齐 ;
李剑 ;
张林 ;
杨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83-288
[7]   塔西南坳陷北坡至巴楚凸起的生烃史 [J].
刘长伟 ;
王飞宇 ;
李术元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2) :121-123+84
[8]   中国西部地区沉积盆地热演化和成烃史分析 [J].
邱楠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6-8+23
[9]   原油裂解气在天然气勘探中的意义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廖志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47-49+56
[10]   塔里木盆地海相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因判识 [J].
陈世加 ;
马力宇 ;
付晓文 ;
林峰 ;
罗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