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被引:64
作者
董桂玉 [1 ]
何幼斌 [2 ]
陈洪德 [1 ]
辛长静 [2 ]
罗进雄 [2 ]
王爱丽 [3 ]
孙以德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胜利油田公司临盘采油厂
关键词
商河地区; 沙一中; 混合沉积特征; 混合沉积类型; 混合沉积模式;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3.003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商河地区沙一中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本文将混积层系、混积岩和呈零星分布的一起定义为广义的混合沉积,并且对于混合沉积来讲,没有一个具体的组分含量标准,只要该沉积物(岩)的确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沉积,而非成岩作用或以后改造的假混合就可认定为混合沉积。研究区内混合沉积特征为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以较高的频率交互沉积和同一岩层内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其中复合式沉积分为复合式沉积Ⅰ和复合式沉积Ⅱ,研究区内复合式沉积Ⅰ发育,复合式沉积Ⅱ不发育。并且本文从研究区混合沉积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混合沉积相模式,进而对混合沉积的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渤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与模式 [J].
罗顺社 ;
刘魁元 ;
何幼斌 ;
高振中 ;
淡卫东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4) :19-21+218
[2]   大港滩海区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成因与成岩作用特征 [J].
马艳萍 ;
刘立 .
沉积学报, 2003, (04) :607-613
[3]   混合沉积、混积岩和混积层系的讨论 [J].
郭福生 ;
严兆彬 ;
杜杨松 .
地学前缘, 2003, (03) :68-68
[4]   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 [J].
沙庆安 .
古地理学报, 2001, (03) :63-66
[5]   南海北部大陆架现代礁源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作用 [J].
王国忠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47-54
[6]   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 [J].
张雄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4) :31-34
[7]   华北地台下中寒武统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张夏地区为例 [J].
江茂生,沙庆安,刘敏 .
沉积学报, 1996, (S1) :63-74
[8]   川西北早志留世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缓坡 [J].
张廷山,兰光志,陈晓慧,俞剑华,边立曾 .
沉积学报, 1995, (04) :27-36
[9]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体系研究进展 [J].
江茂生,沙庆安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6) :551-554
[10]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的沉积环境:一种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 [J].
杨朝青 ;
沙庆安 .
沉积学报, 1990, (02)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