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单孢系和单斑系后代变异的初步研究(续)

被引:2
作者
康绍兰
黄梧芳
机构
关键词
分生抱子; 初步研究; 着生; 病斑; 长度; 菌落; 玉米小斑病菌; 后代变异; Bipolaris maydis; 菌核; 单孢系; 继代培养; 小斑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来源于小斑病菌同一菌株、同一菌落的不同单孢系和同一病斑的不同单斑系,无论在当代或后代,在菌落生长速度,拟菌核和菌落局变的出现产孢力及分生孢子和菌落的形态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互相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单孢系和单斑系继代培养到10代以后,多数性状有显著变化,特别是产孢量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失去产孢力,但两者后代所致病斑长度的变化不大。另外,能否产生菌核及每根孢子梗上产生孢子的数目,不是菌系的一个稳定性状。经50代继代培养结果,单斑系后代性状变化比单孢系稍小、而较稳定,因此在研究小斑病菌、包括研究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采用单斑系来代替单孢系比较有利。应用人工培养基上的培养物以不超避10代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附视频 [J].
罗畔池 ;
刘克明 ;
杨明漪 ;
苑克旺 ;
蒋志淑 ;
王月鸾 ;
刘会琴 ;
张小青 ;
黄梧芳 ;
张志铭 ;
张浩 ;
康绍兰 ;
郑华全 ;
刘增群 .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03) :51-5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