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银山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大地构造环境

被引:12
作者
乐小横
徐旭荣
郝青振
机构
[1] 江西铜业公司!江西德兴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次火山岩; 大地构造环境; 江西银山;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0.04.013
中图分类号
P588.13 [脉岩、浅成岩(次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银山矿区次火山岩主要可分为三类 ,1石英斑岩 2英安斑岩 3安山玢岩 ,它们均属于一套高钾钙碱性的中酸性花岗岩系列。矿区次火山岩中 ,Cu、Ag、Pb、Zn等成矿元素均高出同类岩性克拉克值 1倍以上 ,表明次火山岩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矿区次火山岩属幔壳混合源 ,它们分别形成于幔源花岗岩区 ,板块碰撞前消减区 (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 )和板块碰撞后隆起花岗岩区 ,这说明与矿床有关的火山活动发生在成熟的陆壳构造之上受太平洋板块向陆壳板块俯冲影响而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晚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东部中生代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J].
耿文辉 ;
王滋平 ;
姚金炎 .
地质与勘探, 2000, (01) :9-12
[2]   论银山铅锌铜矿与德兴铜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方向 [J].
陈光荣 ;
杜杨松 .
地质与勘探, 1988, (01) :9-13
[3]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编;.科学出版社.1999,
[4]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火成岩与矿床.[M].李文达等著;.地震出版社.1998,
[5]  
中国矿床成矿模式.[M].陈毓川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6]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质.[M].马长信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7]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8]  
锶同位素地质学.[M].(美)G.福尔;J.L.鲍威尔著;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研究室译;.科学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