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志彪
朱鹤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朱鹤健
机构
: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年
/ 04期
关键词
:
花岗岩区;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土壤理化特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29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土流失治理后的花岗岩侵蚀地植物群落特征
[J].
陈志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陈志彪
;
朱鹤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朱鹤健
;
肖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肖海燕
;
林惠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林惠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03
-108
[2]
亚热带红壤区生态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苑秋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S1)
:53
-58
[3]
恢复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J].
彭少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
彭少麟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03)
:188
-192
[4]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
[J].
史德明,韦启 ,梁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史德明,韦启 ,梁音
.
土壤,
1996,
(03)
:140
-144+164
[5]
福建山地土壤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健飞, 2001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
1
→
共 6 条
[1]
水土流失治理后的花岗岩侵蚀地植物群落特征
[J].
陈志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陈志彪
;
朱鹤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朱鹤健
;
肖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肖海燕
;
林惠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林惠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03
-108
[2]
亚热带红壤区生态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苑秋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S1)
:53
-58
[3]
恢复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J].
彭少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
彭少麟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03)
:188
-192
[4]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
[J].
史德明,韦启 ,梁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史德明,韦启 ,梁音
.
土壤,
1996,
(03)
:140
-144+164
[5]
福建山地土壤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健飞, 2001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