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丝路金融合作的影响因素与推进建议——基于熵值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马广奇
秦亚敏
机构
[1]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丝路金融; 金融合作; “一带一路”; 人民币国际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丝路货币流通和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五通"的基础和支撑。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6个国家2015年34个指标的公开数据,探究影响基于互联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因素。通过构建经济基础、金融基础、互联网基础、政治基础四个基本方面、三个层级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量每一层级、每一指标对互联网丝路金融合作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一级指标中的金融基础所占比重最大,成为影响互联网丝路金融合作的核心因素,政治基础次之;二级指标中,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合作水平、互联网基础设施、国内政局分别占比较大,在设计互联网丝路金融合作机制时需给予一定的重视;三级指标中,跨境通信设施建设、人民币清算行是否建立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在互联网丝路金融合作中要注重通信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构建人民币清算网络。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互联网金融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机制研究 [J].
彭澎 .
国际融资, 2016, (08) :63-67
[2]   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J].
贾儒楠 ;
韦娜 .
国际贸易, 2016, (05) :43-47
[3]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主要国际货币的实证研究 [J].
王春桥 ;
夏祥谦 .
上海金融, 2016, (03) :38-43
[4]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的经贸金融合作 [J].
郭可为 .
国际经济合作, 2015, (11) :59-66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货币合作的实现基础与路径选择 [J].
倪明明 ;
王满仓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5 (06) :119-124
[6]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构想 [J].
马广奇 ;
景马婕 .
经济纵横, 2015, (11) :40-43
[7]   “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J].
马广奇 ;
李洁 .
经济纵横, 2015, (06) :41-46
[8]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渐进式路径研究 [J].
王晓芳 ;
于江波 .
经济学家, 2015, (06) :68-77
[9]   利用互联网金融优势 助力打造网上丝绸之路 [J].
李麟 .
中国银行业, 2015, (03) :31-34
[10]   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可行性研究 [J].
秦放鸣 ;
张飘洋 ;
孙庆刚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2)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