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能激活及其制度构建——兼评《监察法》的中国特色

被引:40
作者
钱小平 [1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2] 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预防性监督; 职能激活; 制度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立足于监察权的监督权属性,《监察法》明确了监察机关的三大职责,确立了"预防性监督""发现性监督"和"惩治性监督"三种监督形态,形成了腐败监督的"中国模式"。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第一职能",激活和强化监察委员会的监督能力,避免监督职能的虚化、空化、弱化风险,应当确立"一体化"的监督理念,加快推进预防性立法建设,重点建立完善监察委员会体制下的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和行政合规审查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再论国家监察立法的主要问题 [J].
马怀德 .
行政法学研究, 2018, (01) :3-15
[2]   国家监察权的属性探究 [J].
徐汉明 .
法学评论, 2018, 36 (01) :9-25
[3]   国家监察机构设置的宪法学思考 [J].
王旭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5) :132-143
[4]   论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监察权与检察权 [J].
夏金莱 .
政治与法律, 2017, (08) :55-64
[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行动逻辑与实践方向 [J].
庄德水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 (04) :79-87
[7]   中国企业合规的风险点、变化曲线与挑战应对 [J].
杨力 .
政法论丛, 2017, (02) :3-16
[8]   监察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方法 [J].
秦前红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2) :17-27
[9]   国家监察委员会改革方案之辨正:属性、职能与职责定位 [J].
魏昌东 .
法学, 2017, (03) :3-15
[10]   论我国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逻辑与现实考量 [J].
张力 ;
任晓春 .
东南学术, 2016, (05)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