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开放十余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26
作者
陈龙江
熊启泉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种业; 对外开放; 外资; 农业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6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种业对外开放应从两个层面来考察:规则层面的对外开放承诺水平与结果层面的对外开放实现水平。基于以上两方面对种业开放十余年进程的分析表明,我国种业没有开放过度。虽然外资进入的影响更多是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我国种业安全甚至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但是种业对外开放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能因此而阻止外资的进入。未来种业对外开放政策可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着眼于种业科技发展趋势,同时考虑种业开放带来的双重影响,进行小幅微调。除此之外,种业应对外资冲击与挑战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种子产业发展战略 [J].
邵长勇 ;
唐欣 ;
梁凤臣 ;
张晓明 ;
孙伟光 .
中国种业, 2010, (04) :11-14
[2]   2008年中国种业要事点评 [J].
佟屏亚 .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2) :5-8
[3]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测度及其适度性研究[D]. 管华雨.复旦大学. 2008
[4]  
中国种业灭顶之危[N]. 赵刚,林源园.第一财经日报. 2009 (A14)
[5]  
我棉花种植2/3是转基因抗虫棉[N]. 冯华.人民日报. 2005
[6]  
中国粮种安全面临挑战 .2 陈剑. 环球财经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