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抑或企业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39
作者
陈纪平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重庆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企业化; 农业现代化; 分工与专业化;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8.03.013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农业是排除了迂回环节的狭义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生命特征,因而分工水平低而且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弱。另一方面,与企业相比较,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更适合分工水平低且对生产要素之间匹配要求不高的生产活动。因此,家庭是比企业更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空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农业生产企业化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英国几百年来农场制度的变化 [J].
刘运梓 .
世界农业, 2006, (12) :12-15
[2]   国外农业微观组织演变特点及启示 [J].
熊志根 ;
孙诚 .
经济纵横, 2006, (12) :57-59
[3]   公司制农场: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J].
许佳君 .
经济纵横, 2006, (09) :5-6+61
[4]   法国农业发展现状考察报告 [J].
赴法国家庭农场运行与管理体制培训考察团 .
中国农垦, 2006, (02) :44-48
[5]   20世纪美国农场经营制度的演化与农场支持政策轨迹 [J].
李超民 .
世界农业, 2006, (02) :15-18
[6]   日本农业劳动组织的分化方向 [J].
薛春玲 ;
木村伸男 ;
崔肃京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7) :74-78
[7]  
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 李学勤.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2005(07)
[8]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J].
吴洁霞 ;
韦小鸿 ;
唐秀玲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4) :289-288+290
[9]   加拿大现代家庭农场运行机制培训考察报告 [J].
农业部农垦培训考察团 .
中国农垦经济, 2004, (04) :38-44
[10]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 [J].
池泽新 ;
郭锦墉 ;
陈昭玖 ;
傅小鹏 ;
蔡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1)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