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使人幸福吗?——基于武汉市城镇居民的实证分析

被引:25
作者
金江 [1 ]
何立华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教育; 收入; 传导机制;
D O I
10.19361/j.er.2012.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4 ; 04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中国当前较高的教育投资成本和较低的教育收益这一现实出发,本文运用2007年武汉市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调查数据,对教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学历还是受教育年限衡量教育水平,教育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这说明本文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同时,以学历衡量受教育水平时,还发现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正效应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减小。此外,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而体现,即教育不仅直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且还能通过改善个体的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校扩招对劳动力市场及教育收益率影响的研究 [J].
韦进 .
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2) :84-85
[2]   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公共财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 ;
韩俊 ;
郭建鑫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4-10
[3]   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 [J].
罗楚亮 .
理工高教研究, 2006, (01) :1-5
[4]   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雪松 ;
詹姆斯·赫克曼 .
经济研究, 2004, (04) :91-99+116
[5]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6]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idlife: The Role of Involvement of and Closeness to Parents in Childhood [J].
Eirini Flouri .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4, 5 (4) :335-358
[7]  
Unemployment as a Social Norm: Psychological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 . Andrew E. Clark.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 2003 (2)
[8]   Happiness, Markets, and Democracy: Latin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Carol Graham ;
Stefano Pettinato .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1, 2 (3) :237-268
[9]   Satisfaction and comparison income [J].
Clark, AE ;
Oswald, AJ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6, 61 (03) :359-381
[10]  
Lifetime Migration within Educational Strata in Venezuela: Estimates of a Logistic Model[J] . T. Paul Schultz.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