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BT型六盐不育系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

被引:3
作者
洪德林
陶瑾
陆作楣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粳稻,BT型,雄性不育系,选育,配合力分析;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1997.02.001
中图分类号
S511.22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8~1994年从开花习性好的六千辛B与配合力好的盐粳2号B杂交后代中,育出综合二者优点的六盐B,再与BT型六千辛A连续回交,转育成生育期和株高不同的系列六盐不育系。6个不育系与3个恢复系双列杂交配合力测定表明,六盐189A一般配合力最好,其次为徐稻2号A、3726A,它们与六千辛A有显著差异;六盐186A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六千辛A无显著差异,但始穗期早15天,有利于F1制种。恢复系中4482一般配合力最好。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有六盐189A/4482、3726A/4482和六盐186A/4482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 / 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杂交中粳泗优9083的选育及其利用
    胡献祥,黄茂甫,吴洪垲,刘友华,潘志良,韩承虎,纪凤高
    [J].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06) : 5 - 6
  • [2] 徐优3-2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刘超,张允刚
    [J].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04) : 1 - 4
  • [3] 杂交晚粳泗优422
    张兆兰
    [J]. 杂交水稻, 1993, (04) : 36 - 37
  • [4] 粳型杂交水稻盐优57的选育及利用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粳三系育种组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06) : 1 - 4
  • [5] 六代1号的亲本特性与制种技术
    汤述翥
    汤玉庚
    刘云松
    张兆兰
    王才林
    施建达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05) : 4 - 6
  • [6] 六优3-2和六优1号的产量优势及栽培要点
    刘云松
    汤玉庚
    张兆兰
    汤述翥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6, (05) : 7 - 8
  • [7]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
  • [8]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